全面提升職業教育集團的綜合服務能力
1.提升職業教育集團服務發展方式轉變的能力。職業教育集團要服務發展方式轉變,協調推進人力資源開發與技術進步,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充分發揮職業教育集團成員單位中行業企業的作用,推進辦學模式、培養模式、教學模式、評價模式改革,促進產業鏈、崗位鏈、教學鏈深度融合。建立健全專業設置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不斷適應經濟社會對技術技能人才結構、規格和質量的要求。要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支持職業教育集團“走出去”,加強與跨國企業、國(境)外院校合作,提升我國職業教育國際影響力和產業國際競爭力。
2.提升職業教育集團服務區域協調發展的能力。職業教育集團要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和主體功能區戰略,統籌成員學校的專業布局和培養結構,為各地根據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發展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提供人才支撐。鼓勵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圍繞區域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明確職業教育集團辦學定位,重點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服務民族文化傳承創新、推動貧困家庭脫貧致富。要整合集團各類資源,充分發揮優質資源的引領、示范和輻射作用,實現以城帶鄉、以強帶弱、優勢互補,推動職業院校標準化、規范化和現代化建設。
3.提升職業教育集團服務促進就業創業的能力。職業教育集團成員要共享招生、就業信息,堅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廣泛開展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現代學徒制等,不斷提高學生的就業率、創業能力和就業質量。面向職業教育集團內部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繼續教育,提升企業員工的技能水平和崗位適應能力。面向未就業初高中畢業生、農村剩余勞動力、退役士兵、失業人員、殘疾人等群體,廣泛開展職業教育和培訓,提高其就業、再就業和創業能力。
4.提升職業教育集團服務現代職教體系建設的能力。職業教育集團要探索適合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途徑,合理定位、協調發展、辦出特色,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拓寬學生從中職、???、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以健全課程銜接體系為重點,推動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布局、課程體系、教育教學過程、行業指導、校企合作的銜接。率先落實“文化素質+職業技能”的考試招生辦法,為集團成員學校的學生接受不同層次高等職業教育提供多種機會。建立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為集團成員企業員工接受職業教育提供機會,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